这是在考学生还是家长?
用户回答1:
看大家在这里算得热火朝天的,我也来凑个热闹!这道题我算了两遍,第一遍的结果是20,第二遍的结果是16。算完第一遍,我感觉自己的答案没有问题啊!看了大家的回答,我又仔细看了看图片,发现我第一次确实是错了。观察的不仔细,没有注意到细微的不同。于是,又仔细的算了一遍,结果是16。为了方便表述,我就把图中的每个物品都自己起了个名字,也许叫的不对,大家就先看着吧!分别是:鞋,猫头,哨,不带哨猫头。第一遍的解题过程是:
3双鞋30,一双鞋就是10。
2个猫头=20-10=10,一个猫头就是5。
4个哨
=13-5=8,一个哨就是2。10+5×2=20。
后来看大家的评论说最后的这个猫头脖子上没有哨子,仔细看看,还真是没有!于是我又算了第二遍。
第二遍的过程是:
3双鞋=30,那么1双=10。2个猫头+2个哨=20-10=10,那么1猫头+1哨=5
4个哨=13-5=8,那么1个哨=2。
结合第二和第三步,算出1个不带哨猫头=5-2=3然后,10+3×2=16。这就是我的答案,不知道和大家的一样吗?
我看大家有人评论说,最后那个猫头不仅没有哨,还没有绳子呢?我觉得如果要是这么想的话,这道题是不是太复杂了?
有时候,很多问题本来很简单,我们大人往往就会想的很复杂!往往很简单的事情,想多了也就复杂了!
从这一道简单的小学数学题目,难道了很多家长,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越长大,人心也越复杂,越浮躁,眼睛也看不到细微的不同!出这道题的目的也许不是答案到底是多少,可能是让家长多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吧!
这是我答这道题的一点个人的体会,也许不够全面不够正确,欢迎大家积极补充发言指出错误!谢谢大家!
用户回答2:
谢谢@爱吃番茄酱的友友相邀,补补小学数学知识!
题主:这道小学数学题,为什么会难倒那么多家长,答案到底是多少,这是在考学生还是家长?
呵呵,先来讲一个小故事吧:这几天来古城西安近郊玩几天,听说那儿重视教育,公办教育办得很出色,有位寄读生在班上门门优秀,100分的试卷都能考过80分,您猜猜看,这位在班上排名多少?倒数第一呢!家长被学校训话太多,孩子也尽力了,80多分已弥足珍贵,陪读,假日补习再补习也无济于事。最后,这位学生的家长忍痛割爱,到民办学校给孩子深造吧。
难倒那么多家长?家长闲心不够,或是知识水平有限(儿时就学比不得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更多的是粗心了一点儿,毕竟这是小学数学题。因此,考学生考家长,都说得过去。
答案是多少?按习惯性的解题方法,以小学生认知水平所限,最佳答案是:20。
图中鞋子和帽子好认,红色的物品看得不很真切,就把它们当卷笔刀来用吧。有数目,划定价值吧,货币单位是元。
等式一中,三双鞋共30元,每欢30÷3=10元。
等式二中,一双鞋10元,两顶帽子,共20元。那么,每顶帽子(20-10)÷2=5元。
等式三中,一顶帽子5元,卷笔刀前一对,后一对,共13元。请注意,卷笔刀两对共4个,每个(13-5)÷4=2元,每一对4元。
这样,等式四中的问号,就可以求出来了。不过,粗心不得,加号只一个,乘号又来一个,卷笔刀也不成双了。算法是
10+5x2=20(元)。
当然计量单位可以换别的,但得数不会变。也有其它的解题方法,恭请一议!
小小数学题,深挖一下,做不对,就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参与悟空问答,会有更多的惊喜!
用户回答3: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道题:
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非常感兴趣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学题难倒了那么多的家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算了一下答案,没想到算了三遍才算出正确答案,实在是羞愧不已。
然后我发到了朋友圈想看看大家会不会也被这道小学数学题难倒。过了一会,我看了看大家的答案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答错了,其中很多金沙国际娱乐官网生乃至研究生学历的人都答错了。
那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的正解:
三双同样的鞋是30,则可以得出一双鞋是10。
一双鞋(10) + 一只戴哨子的猫 + 一只戴哨子的猫 = 20
此处,假设猫是X,哨子是Y,则:10+X+Y+X+Y=20,简化得:X+Y=5
一只戴哨子的猫 + 两个哨子 + 两个哨子 = 13
则:X+Y+2Y+2Y=13,简化得:X+5Y=13
解不等式:
X+Y=5
X+5Y=13
得出答案:X=3,Y=2
一双鞋 + 一只猫 + 一个哨子 = ?
即:10+3×2=16
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6。
其实这道题并不难,只是很多人都会忽视图片中的一些细节。有的猫戴着哨子,有的没戴,有的哨子是一对,有的哨子只有一个。所以这道题真的无关智商,只是看做题的人仔不仔细。
有句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就比如这道题其实并不难,但是很多人都会做错一样。其实无论是是大人还是孩子在生活中都会忽略很多细节。
小时候老师就经常对我说我脑袋瓜子这么聪明,咋每次考试都那么粗心,这些题你不会吗?你完全会做就是太马虎。不是看错题就是把答案算错。
说起来真是惭愧,所以即使现在看到一道这样的小学数学题也依然会算错。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
所以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其实反映出了挺多的道理。如果你的孩子看到这样的题不会做的时候,你不仅需要给他讲解正确的算法,还要教会他做事要仔细,不要忽视细节。
——END——
你几次算出正确答案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用户回答4:
本题的答案是16!
解答过程如下:
1、我们由
可以看出,3双鞋子30元,那么,每双鞋子就应该是10元。
2、来看第二行条件
可以看出,一双鞋子与两个猫头(脖子都挂着口哨)为20元,而鞋子为10元,那么,脖子挂有口哨的猫头每个就为5元。
3、第三行条件
可以看出,脖子挂有口哨的猫头与4个口哨共13元,而脖子挂有口哨的猫头为5元,那么,四个口哨为8元,每个口哨就是2元。
那么,如果猫头的脖子上不挂口哨,就是3元。
4、来看要求的问题
列出算式就应该是10+3×2=16。
思维点拨:此题实质上是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只有细致观察,才能不出差错。特别要注意,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猫头脖子上都挂有口哨,而第四行的猫头脖子上却没有挂口哨,这是最容易疏忽的地方,也就是出错原因所在。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认真加一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细心、全面的观察习惯。好的观察品质,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基础。
用户回答5:
原来是这道题啊,几个月之前在朋友圈看到过,我觉得这道题考察的更多是观察力。
我的最终结果是:16,步骤如下。
首先,三双球鞋=30,那么,一双球鞋=10
一双球鞋+两个脖子带口哨的猫=20,因为一双球鞋=10,所以,一个脖子带口哨的猫=5
一个脖子带口哨的猫+一对口哨+一对口哨=13,因为一个脖子带口哨的猫=5,所以一对口哨=4,一个口哨=2
因为一个脖子带口哨的猫=5,一个口哨=2,所以一个不带口哨的猫=3
所以最终结果:10+3*2=16
这道题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1、前面的猫脖子上有口哨,最后的猫脖子没口哨。
2、前面的口哨是两个,最后的口哨是一个。
3、前面都是加法,最后一步是乘法。
用户回答6:
就这么一道数学题,就能难倒80后的家长?打死我都不信。
这道题,该有多简单啊!
解答如下:
由第一个等式:一双鞋为30÷3=10;
由第二个等式:一个玩具为(20-10)÷2=5;
由第三个等式:一个红环为(13-5)÷4=2.
所以,最后所求为10+5+2=17。
由求解过程,可以知道,容易求错的地方,显然是第三步求一个小红环,习惯成自然的以为是
(13-5)÷2=4,而不是2。
显然,错在观察不细,题目设置,也恰好在人们形成习惯思维之时,误导了我们的顺其自然,同理可求。
这道题,虽然不很难,却反映了做数学题目时,容易犯错的本质和真谛。
那就是,习惯思维害死人。
如果人习惯了旧有的习惯,不注意新情况的变化,只能被习惯所害。
有很多朋友对我的答案提出质疑,一看之下,深以为然。
对此表示抱歉外,同时,也觉庆幸,庆幸的是,我上面分析的数学犯错原因,在我自己身上又得到了认证。
我的图片虽不是本人的,但是绝对是属于我自己的,使用之时,打个招呼哈!
用户回答7:
确切的说,这不是一道纯粹的计算题,它除了考核孩子对加减乘除计算方法的熟练运用之外,还需要孩子有细致的观察力。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当然的根据题目第一眼的感觉,判断这是一道小学数学题,用简单的计算思维解答,而忽略了这道题的场景。
首先,第一类家长朋友们一眼晃过去,觉得题目非常儿戏,简直是侮辱智商。“切,简单如斯。”于是三下五除二,5秒钟算出结果是19。
错!!
第二类家长,生怕有诈很是谨慎,心想:“出题老师怎么可能这么好心,平白出这样一题送分?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这两个红色口哨和一个红色口哨的区别,于是心里暗自窃喜。”果不其然,想诈我?答案是17。
再错!!
第三类家长,小心谨慎,质疑一切,仔细琢磨。甚至观察球鞋低下的鞋钉数量、红色哨子的造型、小猫脸上的表情、小猫头上黄色部分的斑纹……反复的专研,又自我推翻,最后发现了小猫身上佩戴的哨子,长吁一口气。“呼……”得出结果是15。
还是错!!
实际上这是一道场景题,利用大家的惯性思维,让大家“踩雷”。如果再发现最后一个乘法运算符号,答案是16.
你能算对么?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精英菌点个赞哦
点击右上角关注无忧精英头条号,了解更多职场支招!
用户回答8:
这道题为什么会难倒众多家长?因为成人的世界总觉得小学的题不够一做,可是殊不知众多小学题其实不是考它有多难,而是要考做题时是不是认真,有没有细心。
观察这道题,其实最爱出错的地方有两个,第一个是忽略了猫咪脖子上的挂坠,另一个便是把第四行的乘法看成是加法,如果这两个地方都注意到了那么再做错了只能说明。。。。(此处省略几个字!)
好了废话不说,上题求解!
第一行,我们可以发现是三双鞋想加等我30,那么比较容易求得每双鞋为10。
第二行,一双鞋+两只猫咪(含挂坠)=20
容易求得:一只猫咪+一个挂坠=5
第三行,一只猫咪+一个挂坠+四条皮带=13
可得四条皮带=8
每条皮带=2
这样第四行便可表示为(设一个挂坠为x)
10+(5-x)×2=20-2x
考虑到小学,所以x尽可能取整数,所以x可以取到1,2,3,4
所以结果依次为:18,16,14,12
这样这道题解答完毕!
用户回答9:
这是一道风靡一时的网红小学数学题。之所以难倒那么多人,是因为严格来说,这是一道数学、观察能力、看图识物的综合题。
看看这道题。大家有没有注意:
- 四式的×号;这是这道题的第一个难点。??
- 猫?小孩?玩具?的脖子上是否挂了个钥匙???坠子?口哨?;这是这道题的第二个难点。????
- 红色的是哨子、红环、修正带、皮带?当然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脖子上挂的坠子就是图中的红色东东,据说是口哨。这是这道题最大的难点!??????
跌进这道题的陷阱,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需要先过看图识物关,才能购票的12306!??????因为搞不清楚那一堆骨骼清奇,面相不凡的图片到底是什么东东,我的火车票在一段时期内都是请别人帮忙。??
如果弄明白这几条,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由一式得,一双鞋=10
由二式得,一猫哨=5
由三式得,双哨=4;单哨=2
所以,四式一双鞋+一猫×一哨=10+3×2=16
总结解题关键词:运算符号、装饰细节、大小关联。
当然,栽倒一次跟头的人们,第二次看到类似题目,就警醒和感觉容易多了!
想一想,下面这道题答案是什么???????
用户回答10:
出了道益智题,说是考学生,倒不如是考家长。原题是这样的。
我平时对开启智商的数学小游戏就很感性趣。今天一看这道配图小学数学题,不由得分析思考起来。
求:鞋子+虎头娃+哨子=?
题解应是这样的。
第一部,先根据已知条件算出每双鞋,虎头娃,哨子,它们各自的得数。
(1)3倍的鞋=30,?,1双鞋=10。(2)1双鞋+2倍的带哨虎头娃=20。
2倍带哨虎头娃=20-10=10,
~带哨虎头娃=10/2=5
?,虎头娃=5-2=3。
(3)1带销虎头娃+2倍的双哨子=13
2倍双哨子=13-5=8,
双哨子=8/2=4。?,哨子=4/2=2。
第二部,把得数带入求解问题内,
得,
鞋子+虎头娃x哨子=10+3×2=16。
嗨!嗨!!还行吧?只要思路正确,这等小儿科如小菜一碟,题已完美解答不成问题!
请各位老师阅圈!谢谢!?????
用户回答11:
恭喜各位,大家都做错了!
20的错了,30的错了,16的也错了!
小猫脖子上的“项链”的“链子”去哪了?
所以这个题目是根本做不出来的,虽然算出16的朋友们已经观察的很仔细了,注意到了“吊坠”不见了,也注意到“x”。
所以答案是“因为缺少条件,此题标准答案”!
不过虽然“无解”(准确的说是有无数个解),但是出题人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重点其实不是考察学生(如果是给孩子出的题)们的计算能力,更多的是检验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仔细细心的能力。
唯一的遗憾是“项链”的“链子”问题,出题人没有考虑周全。
如果能把项链换成比如胸针的话,就比较好了,答案就是16了。
回答题主的疑问
题主在描述中问到“这是在考学生还是家长?”,其实我认为题主陷入了一个误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做题吗?
我认为其实是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道题目就非常好的给所有看到题目的人提了一个醒——解题之前要认真仔细地观察。
现实你已经看到了,尽管很多人认真分析了那么多的“解题过程”,然而还是漏掉条件了!